第(2/3)页 可是今年村里的田地都丰收,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米仓的粮食。已经足够吃一整年的了,既然还有的拿出去卖,就意味着不缺少这玩意儿。 那么,村里只有几户人家值得怀疑了。 首先是田二麻子家,他们家一共三口人,儿子、媳妇外加一个恶婆婆。 儿子媳妇都懒得狠,加上这两年田二麻子染上了酒瘾,一年到头都是晕乎乎地过,怎么可能会下地? 田二麻子媳妇儿就不必讲了,跟了那样一个人,每天过得都是苦巴巴的日子。她之前也是下地做事儿的,但是后来发现,自己甭管做了多少,婆婆照样打骂她。田二麻子也是,不懂得珍惜她,发酒疯头一个揍的就是她。 一来二去,他们一家子都成了懒人。这两年吃的都是刘瑞德发动大家伙儿捐出来的粮食。 这日子过得虽然不够好,但是跟流浪汉比起来也是不差的。 可是赵小熙不常在丰乐村待,也不知道王二麻子家的近况。为了了解更多,赵小熙悄咪咪地找到了福嫂。 “田二麻子家咋样?“ “不还是老样子?不过他娘前段时间摔坏了腿,在这一个多月,他们夫妻俩忙前忙后的,干啥都不得空。”江苏文学网 “那他们家还吃村长给的救济粮?” “也不是。”福嫂摇摇头,脸上这才添了一抹笑容:“之前你不是给大家伙儿发了稻种吗?村长是按照大家伙儿的田地或者是种田的意愿分的。本来田二麻子家里就有两亩田,他们家也就分了一些稻谷。” “全种啦?”赵小熙惊了,,原来咸鱼翻身以后,还是可圈可点的。 至少不会继续想着每天吃救济粮啥的了,这算是很不错的长进了。 “可不是么!”福嫂点点头,也颇有几分感慨:“收成也很好,半个米仓都满了。听说有人收稻谷,田二麻子家的,也捣鼓了一箩筐,寻思着卖几吊钱,买肉吃。” 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田二麻子夫妻俩就没有作案的可能性了。 还有赵老八家,他们一家好几口人,一年到头就守着那么一亩三分地,实在是没几个钱。要想填满一家几口人的肚子,真心很困难。 有个已经过了婚龄的大女儿还在家里待着,两个儿子都娶了能吃的媳妇。虽说也都不是什么懒人,但是家里的产业就那么一星半点,再怎么发奋图强,都没啥用处。 听说之前找老八的大儿媳妇去希望牌应聘,想当超市促销员啥的,但是落选了。 因为是黄四姑挑的人,这一落选,赵老八他们一家几口人的心里头可就忒忒忒不得劲了。听说至今他们家都没跟黄四姑说半句话,仿佛是很记恨的样子。 “那赵老八他们家呢?” “他们家的日子虽然不好过,但是一家子勤勤恳恳的,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去。”福嫂想到民生多艰,不免又长叹了好几口子浊气,小脸儿苦哈哈的:“他们家一共就只有三亩田,这次收成也不错,但是一家那么多口人,不够吃的。所以他一直说,明年要多包点田地,多种粮食。” 对于如此想要靠着自身发家致富的人,赵小熙也不愿意多猜疑了。 也就是说,赵老八他们家也没有作案的可能性。 那么只剩下老萧家了。 第(2/3)页